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命运与共,是全球南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区。2025年10月11日,第10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在昆明成功召开。本届论坛由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17个国家的200余位政要、专家、学者,围绕“携手共谋现代化之路”的论坛主题,共同探寻求和平、谋稳定、促发展之道。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金鑫、云南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文辽、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院长杨正权教授、斯里兰卡—中国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主席英德拉南德·阿贝塞克拉、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金鑫表示,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倡议,中联部于2024年牵头成立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为促进全球南方国家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提供助力。金鑫指出,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提出10周年。共同实现现代化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亚洲智库应从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实践中吸取养分,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进区域一体化、打造亚洲安全模式、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支持彼此提升治理能力四方面问题,努力将亚洲打造为践行四大全球倡议的示范区,为全球南方共同实现现代化提供更多亚洲智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亚洲贡献。
文辽表示,云南毗邻越南、老挝、缅甸,并接近南亚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区位优势突出。在长期开放与务实合作中,云南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交流枢纽,增进了区域互信与友谊。智库在战略对接、文明互鉴与安全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倡导开放、合作、包容,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建设和平繁荣的亚洲与世界。
杨正权表示,本届智库论坛以“携手共谋现代化之路”为主题,凸显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合作成果丰硕,经济、人文、科技及互联互通持续深化,展现强韧活力。呼吁智库发挥思想引领、政策沟通、民心凝聚与合作倡导作用,共促区域和平与繁荣,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推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共同繁荣的现代化新道路。
英德拉南德·阿贝塞克拉表示,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是促进区域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应携手推进包容、公平、可持续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增长,更应关注民生福祉、文明互鉴与社会公平。呼吁加强互联互通、知识创新与人文交流,共建命运共同体。
谢莫尼勒表示,全球文明倡议为促进平等、包容与和平共处提供了重要框架。柬埔寨作为多元文明交融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文化互鉴的力量与价值。近年来,中柬两国通过多层次合作与丰富的民间交流项目,进一步深化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老挝及中国的政要、专家、学者,围绕区域安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及智库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论坛还下设3个平行分论坛,议题分别为“全球发展倡议与现代化之路”、“全球文明倡议与文明交流互鉴”、“数字经济与安全合作”。与会代表认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命运与共,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更应携手并进,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实现现代化的多元路径。与会代表强调,四大全球倡议为区域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框架,应通过“硬联通”与“软联通”双轮驱动,推动区域合作从传统领域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促进地区协同发展与合作共赢。
本届论坛的圆满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智库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建议方面的丰硕成果,也彰显了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的国际影响力与凝聚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智库合作将成为推动地区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引擎,为区域和平、稳定与繁荣提供持续动力,同时为落实四大全球倡议提供坚实智力支撑。论坛成果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前行,为推动全球南方联合自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