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金砖动态 > 金砖国家新闻
温馨提示
请输入关键词!

没有账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找回密码

恭喜您,密码修改成功!

首届金砖国家神经科学研讨会在沪召开 发布时间:2023-09-24

2023年9月22日至23日,首届金砖国家神经科学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24位神经科学家围绕脑功能、脑图谱、睡眠调控、精神疾病、退行性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脑研究新技术等领域交流了最新的学术进展。上海地区科研院所和高校近200名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孙衍刚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砖五国的神经科学家们的研究各有特色,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开展国际神经科学领域的大科学合作。

金砖五国神经科学研究各有特色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巴西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的Jose Rodolfo Lopes de Paiva Cavalcanti教授、俄罗斯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的Alexey Semyanov院士、印度理工学院的Mohanasankar Sivaprakasam教授和南非金山大学的Paul Manger教授联合倡议召开。会议旨在推动金砖国家间成立脑科学研究联盟,发挥各自研究特色,力争在脑疾病研究领域实现突破,为人类脑健康做出贡献。

“五国的神经科学研究各有特色。”孙衍刚介绍说,非洲和巴西有着丰富的动物物种,两国的科研团队通过对这些特有物种的大脑和行为进行研究,来拓展神经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南非科学家研究发现非洲平原斑马在闻名世界的动物大迁徙中发挥领头的作用。科学家对斑马大脑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个叫做海马的脑区特别发达,这个部位与空间导航非常相关。”

而俄罗斯有着神经科学研究的长久历史,诞生了如巴甫洛夫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印度则发挥在工程能力上的优势,开发了一套高度自动化系统,通过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高分辨率人脑图像,旨在绘制全发育周期的脑细胞图谱,并开展脑发育研究。

“这是金砖国家的神经科学家们第一次召开此类学术会议。”孙衍刚表示,大家互通有无、相互交流,有望酝酿出国际间科研合作项目。

中国大科学计划欢迎各国参与

访问期间,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的科学家参观了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和研究平台,对上海科研机构的学术氛围、研究设施和学术成果赞不绝口。

“得益于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提升,中国神经科学研究在最近20多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孙衍刚说,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大多来自独立的实验室或者科研团队,而随着大科学计划的兴起,需要更多团队能相互合作,共同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目前,中国科学家正在全力推动的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就是如此。

“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主要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解析组成大脑的不同细胞类型,另一个是通过绘制全脑尺度单细胞分辨率的联接网络揭示大脑组织架构基本原理。”孙衍刚表示,一旦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绘制完成,神经科学领域将有一张“类似全国公路和铁路网的大脑全景图”,神经科学家们可以按图索骥探索大脑的奥秘。“我们欢迎包括金砖五国在内的各国神经科学家参与这个大科学计划,为推动科学进步共同努力。”

本届金砖国家神经科学研讨会由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市松江区灵长类脑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研讨会上,各国科学家探讨了成立脑科学联盟、参与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的可行性。


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